这一问题,关键是匠神这关设置的可是九种属性的融合类法阵,每种法阵的阵纹走向和复杂程度都会有着极大的区别,这就造成有些法阵比较复杂阵纹极长,如光、暗属性的法阵,有些法阵的阵纹相较而言简单一些阵纹却又极短,如火属性法阵。
这就要求在布阵过程中,每一柄宝剑的速度都不尽相同,该快的要极快,该慢的又要极慢,但是为了保证法阵的统一性和效果,刻画阵纹的过程是不能停顿的匀速进行,这种时快时慢的错乱感,要想统一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也是徐岩为何一开始先从单属性法阵入手,逐渐增加法阵种类的原因所在。循序渐进才是王道!不过通过这个过程,徐岩也想明白了之前一直困扰他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在青云门中时自行练手炼制的那些法宝,为何一旦刻入多属性融合法阵就会报废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在刻印时的速度不均造成的!这一点也是多属性法宝炼制的难点之一和成功率极低的原因。
除此以外,这第二个难点便是在用力上,要做到同时完成八十一个法阵,还要轻重适度,该轻处轻,该重处重,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难点,若是力度不均,这八十一柄飞剑就无法控制在一个很好的空间之内,位置散乱,大阵也就不攻自破了!更难的是在布阵这个运动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好这个力度和控制力,这就尤为艰难了!
以徐岩对基础法阵的刻画经验,让他瞬间完成一个基础法阵是轻而易举的,但是同时完成八十一个融合属性法阵就是强人所难了。平时布阵可是一个一个的法阵去刻画的,这也是徐岩这些时日中重点克服的一点。不过,这些困难对善于思考、总结和触类旁通的徐岩来说,也让他明白,有时一味的强调力量的大、猛反倒不是一件最难的事,如何能做到将庞大的力量拿捏得恰到好处,该重则重、该轻则轻才是最难做到的。
总结到最后,徐岩便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已现在所训练的其实归根结底便是一个“控制力”的问题,无论是速度还是力量,其实都是在考较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