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阵图”究竟是什么呢?确实有这么大威力吗?别急,我来慢慢解答。
首先我们知道,在冷兵器时代,行军布阵是很自然的事情。根据兵士身体素质、兵士所持兵刃的类型等等因素,自然要使用一个行之有效的阵法予以配合才能最大地发挥军队的威力。日常士兵的训练,武艺、耐力、气力,自然是训练的重点,而阵法以及一旦交锋时作战的协调等等,那就该是更高层次的训练内容了(鄙人由于对军事向来缺乏相应的头脑,故夸夸其谈这一方面还可,关于所谓的阵法具体实施起来脑海中却没有具体概念,不过倒是有幸参观体验过当代陆军野战部队,其中把兵士分成各个小组协作分头出击,应当也算是现代战争中的阵法吧),一个适合兵士类型的阵法绝对能够有效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http://www.zslxsw.com]
所以说,早在战事频繁的春秋战国之际,就有军事大家发明了阵法。“八阵”一说实质是对各种阵法的统称,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孙膑兵法》,在当时属于一种经常用的作战方法和训练手段。
“八阵”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方阵(用于截断敌人);二、圆阵(用于聚结队伍);三、疏阵(用于扩大阵地);四、数阵(密集队伍不被分割);五、锥行之阵(如利锥用于突破敌阵);六、雁行之阵(如雁翼展开用于发挥弩箭的威力);七、钩行之阵(左右翼弯曲如钩,用于改变队形,迂回包抄);八、玄襄之阵(多置旌旗,用于疑敌)。八阵法历经秦、汉,传到三国。所以说,“八阵”实际上并非诸葛亮首创。
当然,诸葛亮凭借他的聪明才智,把“八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弓、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
可见诸葛亮掌握了这作战时行军布阵的精髓。而且,诸葛亮还在图纸上标绘出了自己研究的成果,这图纸本是一种用以教导高级将领的教材或“教范”,指示了他们一些基本阵势,与如何于敌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