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间,不过库房没法用啊!”大姑父扶着梯子下去了。[www.zslxsw.com]
古灵也是很犯愁,为了宽慰他们几个,便说了一套什么在德不在地这样的话,可他心里却真的犯怵,不知该怎么办。望着那用彩钢瓦刚搭好的车间,还有那一堆沉重的各类电机设施与铁质材料,他明白,搬家根本不现实,也只能听天由命了,这玩意儿,可能真的是“在德不在地。”特别是,古灵觉得焦志国这人还不错,有点创业者那架势,虽然穿戴破旧,但精神劲很足。
晚饭他们都在厂里吃,焦志国的妻子平时负责做饭,并且管财务。这是个比较大大咧咧的农村妇女,做饭手艺着实让人不敢恭维,炒菜咸的能打死卖盐的。
饭桌上没酒没肉,只是些自家菜地种出来的新鲜蔬菜,这最合古灵胃口。饭桌上,焦志国大谈生态气化炉的市场前途。“目前国内农村及山区一年做饭取暖需消耗煤炭几亿吨,而大量的秸秆却白白浪费,东北森林有的地方光地面积累的落下来的树枝就有一尺厚,既浪费又是火灾隐患,这种炉子日后大有推广范围。”
古灵问:“我听说农村不是早就实行秸秆还田了吗?
焦志国用筷子点点桌子,“秸秆还田实际上是为了防止焚烧污染环境而不得已推行的下策,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讲,秸秆还田其实是不利于小麦的生长的。一方面,玉米秸秆中藏有虫卵,埋到地下以后就基本上可以安全过冬,来年春天就要多喷一倍以上的农药;再一方面,玉米秸秆的腐烂周期比较长,里面的穰照样可以吸收养料与水分,对冬小麦的初期发育并不利。所以有的农户将玉米秸秆拉沟里堆着,以前有养牛场时还能卖给养牛场。不过现在养牛场都没牛了,造纸厂用的秸秆也十分有限,你让农民怎么办,拉家里堆着烧火也不安全,一般引火也用不了太多,直接烧的话热效能太低,也不环保。在封闭中燃烧木柴产生的甲烷气体再引燃,一小时只耗十斤左右的材质,二十斤足够一天用的了,烧剩下的碳渣还能搓成煤球跟木炭一样燃烧,无烟无味,使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将来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