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为正统(第2节)

燕王使秦桧送回的策论和问计,因为是开卷考试么,学生们免不了就有相互商讨,然后商讨变成了争论,很快就把太学里的那一个个教授、博士给拖下了水,然后就是赵鼎这种避居太学的人。

他虽然姓赵,却不是赵不试、赵子澈这种赵氏宗亲,四岁时就没了爹,但他有一个好母亲,成人后博通经史百家之书。崇宁五年(1106年),赵鼎进士及第。历官洛阳县令,为宰相吴敏赏识,提升其为开封府士曹。但他刚到汴梁,吴敏就倒台了。没了支持的赵鼎在开封府随波逐流,直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兵,直到赵桓南逃时候,面临着抉择的赵鼎选择了留下,而且早早就收拾行李住进了太学,横竖太学生流逝无数个,有大量房屋空着。

赵构叫秦桧传进来的东西,现在已经波及了整个汴梁城,因为东京城的得失对于燕王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一次次的对耗,早就叫城内的八牛弩和石砲尽数损毁,城外的北军只是没打算进城罢了,而不是不能进城。

在这般局势已定的情况下,谁人能对赵构的策论和问计视若罔闻呢?

他们这些人本就是现实主义者,或是赵宋老旧政体的不满者,当强权压过了理想之后,那总是有大批的人从心的苟且起来的么。

就像历史上的女真和蒙古,他们又何尝是文官政治?那被征服的中国之地的读书人是怎么做的呢?

现在他们面对赵构的时候就是一样的选择。

而且心态上比历史同期的自己可棒太多了。

“官人,官人……”

赵鼎的对外态度是很强硬的,历史上就是南宋的主战派支柱,故而他身边的这些太学生们,那就多是些热血青年。

不仅是对外态度强硬,对内也有很多看不惯的。有点像后世的键盘侠,从吏治贪腐到任人唯亲,从裙带关系到具体的政策策略,比如那涉及到军事的马政。

喷,喷,喷。甭管是不是眼高手低,一个个却都是慷慨陈词,恨不得说尽心头怒气,道尽天下的黑暗与不平。

就在人还没有散去的时候,赵鼎的家童跑了进来,报告了一个新的消息——李若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