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65 自下而上(第2节)

万历终究还是没有能狠心,算是保留最后一丝情谊,但是他已经是风烛残年,能保到什么时候,尚未可知。

……

登基典礼过后,各衙门恢复正常,但是他们也有个头疼的问题。

此前学院的人来实习,处理了不少积压的数据问题。

虽然说处理掉问题,但是又产生新问题!

数据处理不是官吏们的特长,当学生们带进来先进理念之后,各衙门已经离不开他们搞的规范化流程。

实际上,这是方书安故意搞出来的事情。

为此,他专门将课程设在了上半学期。

等到学生们回归上课以后,衙门的阵痛体现出来,他们迫切的需要有人来做相关的工作,为此不惜直接给出来空缺!

要知道,举人直接做官,那是明初的事情。等到现在,举人想要做官,要熬成老举人,并且给出来的职位也都是鸟不拉屎的官位。

而衙门开出来的,可是实打实的技术官僚!

像大使、检校、照磨这样的职位,一般来说,都是经验丰富的胥吏充任,此时给年轻的学生,也说明各衙门自发的搞起内部改革。

靠刀笔吏来做数据的时代,似乎要过去了。

很多时候,给个不一定是自上而下,也有自下而上,比如说对于数据统计的引入,各衙门主事之人都被学院学生们的水平和速度震慑到。

以往,要专门抽出十多人到几十人,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账务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有了实习的学生,三两个人进行几天的统计与整理就能完成。

对于效率的提升实在是太明显,本来年底就是各项工作收尾之时,如此一来,多余出来的人手就能协助他人工作,虽然依旧是忙碌,但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忙碌。

不过,收获最大的并不是各衙门,而是学院,确切的说是方书安以及方从哲。

此前各衙门往上汇报数据,都粉饰的不成样子。

此次虽然也有粉饰的成分,但是因为结算的很清晰,所以哪里有亏空,哪里有差额,一眼就能看出来。

那会儿,大多是内阁最后硬生生的抹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