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谁的礼节好,谁的礼物重。
“此番朕怒而兴兵,算是兴对了?”
赵祯盯着寇准疑问。
寇准点头道:“不止是兴兵,官家离京也是一件大好事。”
赵祯疑惑的看着寇准。
寇准盯着赵祯沉声道:“官家有心肃清朝堂,为此没少谋划对不对?”
赵祯一愣,干巴巴的扯了扯嘴角。
有些事,能做不能说。
算计满朝文武的事情,做了也就做了。
只要他不承认,满朝文武就算猜出了内情,也会装聋作哑。
但他若是承认了,那一个虚伪的名声就跑不了了。
寇准见此,便猜到了赵祯的顾虑,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继续说道:“可官家前前后后肃清了朝堂数次,也没有将朝堂整顿成官家想要的样子。
为何总会有不顺着官家心思的声音出现呢?
大部分是名利的缘故。
此事还需要徐徐图之,不是处理三两个官员就能解决的。
少数是别有用心之人在作祟。
此类的人,待着漏洞就钻,碰到了危险就跑。
滑不溜秋的如同泥鳅。
只要官家身处汴京城,他们就不会出现在官家眼皮子底下,让官家发现他们。
如今官家离开了汴京城,王曾和张知白二人震慑群臣,有些吃力。
此类人自然会忍不住跳出来兴风作浪。
官家刚好可以借机将他们揪出来,然后慢慢处置。”
赵祯听完了寇准一席话,深吸了一口气,对寇准拱手一礼,感慨道:“寇公果然是国之柱石……”
寇准叹了一口气,道:“若非季儿遇刺,老臣也不会出来。季儿素有手段,总会想尽办法帮官家将朝中的一切政务处理妥当。
如今季儿生死不明。
老臣也不能枯坐在文昌学馆内,什么也不干,眼睁睁的看着官家和季儿苦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