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瓜分一空,准备拿着钱财去逃命。
但却没有逃过王凯的搜捕,最终被一举擒拿。
王曾坐着老牛车日夜不歇的赶到了雁门关的时候,叛乱已经被平定。
留下的只有一地的尸骸和残檐断壁。
到处都是一片焦土。
看的王曾老泪纵横。
若不是不断的有宋人从应州等地的山林里走出来,出现在了焦土上,王曾估计得哭死。
王曾一边带着人安民,一边吩咐应天府调集常平仓的粮食过来赈济灾民。
同时,王曾写了一份参奏杜伊和王凯的奏折,派遣快马送往了汴京城。
王凯和杜伊请功的奏折,跟王曾参奏他们二人的奏折几乎是一前一后入了汴京城。
赵祯拿到了三份奏折以后,拿不定主意,吩咐陈琳请寇季入宫商定。
资事堂内并排放着两张躺椅,躺椅旁边摆着矮几,矮几边上跪坐着两个宫娥。
赵祯和寇季一左一右躺在躺椅上。
自从王曾离开了政事堂以后,政事堂内就剩下了寇季一个光杆司令。
赵祯暂时还没有庭议新的参知政事的人选。
所以如今政事堂是寇季一个人的办公之所。
资事堂是他们两个人的办公之所。
没有一群老夫子围在耳边唠叨,赵祯和寇季就洒脱了许多。
他们二人信奉的是,只要能把朝政处理妥当,他们就算是躺着处理政务,也无所谓。
满朝文武对寇季一个人霸着政事堂,对寇季和赵祯霸着资事堂,没有任何意义。
满朝文武心里都清楚,如今的朝廷,就赵祯和寇季说了算。
他们手握着大宋的兵权跟满朝文武讲道理,没人讲得过他们。
任何企图进入到资事堂分享他们权力的人,最终都会变成他们的手下败将、或者门下行走。
吕夷简和王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