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一十一章 国子监改革(上)(第3节)

允许其有进入官场的资格。不管是做官还是为吏。

其次,考试不及格的监生,不应当继续留校。而是不给其发毕业文凭,允许其自谋生路。

另外监生应当如府学、县学一般。现在强制的坐监读书,这制度没有人性。”

徐鼎默默的记诵着,拱手道“学生记下了。一定会一字不漏的转告家父。”

张昭微微一笑,“有劳了。”和徐鼎闲谈几句,送他到小厅门口。

改革的事情千千万万,总得一条条的去做。

他现在要做的事情,或者说脉络有两条。第一,和鞑靼人互市。这是为积蓄国力,最终横扫漠北做准备。这是外敌。

第二,废除全国的卫所。

在京师、天津卫这么做,本质原因只有一个,释放人口进入工商业。

而在全国范围内这么做,他还想推动明朝的兵制由卫所转为募兵制。这是军队强大的保证。卫所制,已经腐朽。

而此刻在真理报上强烈的呼吁改革国子监,张昭最终的目的是在为教育改革做准备。

他想要招募到足够的小学老师,没有落魄文人的支持怎么行?别的知识,也不需要监生们教。教授小朋友识字,这是可以胜任的吧?

当然,真理报要发展,这需要吸纳一批监生当编辑。张昭手里现在欠缺大量的读书人。

其实,毕业的监生在弘治年间其实是可以当官的。举人、秀才功名都可以做官的。只是难易程度不同,僧多粥少罢了。

张昭提议监生可以做吏员,或者去边缘地区当官,其实也是在分流。因为,按照他设计的毕业制度,京中是无法容纳这么多闲散文士的。而文人一多,八成会闹事的。

当然,张昭也有私心。他现在也是国子监生。要是能轻松点从国子监毕业,他一样有会试的资格。到这一步,后面有些事情就好操作了。张阁老不就把他两个儿子给操作成进士吗?

在明朝以武勋的身份来推动改革,就算有天子信任,难度还是有点大。张昭打算披一层文官的皮。

当然,这是闲棋。属于有枣没枣打一杆。真混不进文官集团那也就算了。没有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