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旨免收了,明年你们江浙农税分文没有。”
江浙一系的官员大惊,这开什么玩笑,让他们典当府部衙门吗?马如龙愕然,问道:“那大人让我等如何筹措银两?”
“马大人,江浙最有钱的不是农户,而是富商。”马怡说完没有理会,朝着皇上行了一礼,接着说道:“皇上,臣还有事要奏。”
“说。”皇上说道。
“启奏皇上,我朝税法承自前朝,只收取单纯的农税,久而久之农户负担就会越来越大,若是丰年还好,遇上天灾,下至黎民百姓,上至朝廷国家都会出乱子。臣同户部衙门同僚商议完善了新的税法,打算对商业等收取一定的税,以平衡单一农税带来的弊端。”马怡说道。
李沅点了点头,这部税法已经完善多次,虽还有些不足,但已经可以试用了。看向站在前排的严世勋,李沅问道:“内阁可看过。”
严世勋站了出来,回道:“回禀皇上,内阁已经商谈过了,可选一地试行,江浙大多满足这些条件。臣已经将奏本拟好,待皇上朱批。”说着将奏折递了出去。王忧接过奏本拿给皇上,李沅大致翻看了一下,满意的点了点头,拿起桌案上的朱笔在奏章上批了个准字。
朝堂上的江浙官员看了不禁哀叹,明明是江浙的事,但是全程没有问过江浙的意思,这次的事,让朝廷不在信任他们了,若是这次试行新税法没什么成效,怕是下一刻就会脑袋搬家。
见江浙和新税法的事落地,众人这才稍稍松了口气。马怡回退到队伍里,严世勋又站了出来,禀报道:“启奏皇上,年后科考已定于四月三日,距离开考不过三月了,臣奏请尽快确定主考人选。”
这事儿李沅一直在考虑,但到现在都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不是和这家有牵扯,就是别家的门生故吏。这让打算在这次科考中正儿八经的选几个可塑之才的李沅很是头疼。
“爱卿可有什么推举的人?”李沅将皮球踢了回去,但严世勋似乎早有准备,奏请道:“臣认为翰林院侍读姚濂可担此大任。”
“姚濂?”李沅皱眉想了想,依稀有些印象。严世勋这时提醒道:“姚濂是启德二年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