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即将就要开始最后一战了。
胜,则大汉三兴汉室,一统天下,结束乱世。
他们亦将成为新天下的开国功臣,足以留名青史,令后人世世代代传唱着。
可惜就在平定关中的这一载,尚书法正却因病逝世,享年五十五余岁。
对于这等国之重臣的丧失,天子刘禅痛心疾首,痛定思痛下为法正大肆操办举行葬礼,并追谥为翼侯。
并赐爵其子法邈关内侯,敕封奉车都尉,汉阳太守,继续留于大将军关平帐下听用。
待法正下葬,天子刘禅分别写信于国之两大重臣,丞相诸葛亮和大将军关平,询问针对于迁都一事。
待结果却出现了不同的答案。
丞相诸葛亮从战略、政治上考虑,认为迁都宜早不宜迟,且成都地处闭塞的西川,交通不便。
但如今大汉领土已经是空前的强盛,若再以成都为汉都,将对于掌控治理天下极为不便。
最后,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应立即迁都“长安”以还于西都。
承继先汉国都。
这也是诸葛亮在隐晦的劝诫天子刘禅,要以铜为镜,明得失,知晓先汉是因亲贤臣,远小人而强盛,而后汉却因亲小人,远贤臣而衰败。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陛下不可不引为重视也!”
徐徐看完诸葛亮的劝进表,随即又摊开了关平的书信。
不过相对于诸葛亮的信笺,这便简洁了许多。
“大汉迁都乃势在必行之事,臣并不反对,但臣还望陛下能够以大局为重,现下应以剿除曹魏,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结束乱世,让大汉各州郡间百姓过上安平日子。”
“至于迁都一事滋国事重大,必将会劳民伤财,影响军事用兵,拖延伐魏的进展,臣以为不可取!”
最后,关平劝进道:“臣恳请陛下先以军事为重,待我军一统天下之际,再行迁都以施恩惠福泽于大汉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