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袁绍为在地方夺权而任命的官员,最长的韩馥也仅到任一年多。
显然,这是要给盟主袁绍撑场面,或许因为袁绍要做盟主,所以就没邀请真正的实力派,也怕压不住,他袁绍袁本初也是一个体面人。
这一次邀请李荨昆,怕是袁绍和曹操商量好的,准备报复一把,让他当“头军”。
那么诸侯联军的兵力情况如何呢?
有人说四个字足以说明(作者说)惨不忍睹!
军事装备先不提,因为史书上没谈到这一点。(嘻嘻)
从兵力上看,曹操看到的是诸军兵十余万,这里面可能把后勤运输民夫辅军也算进去了。
但就算10余万,加上曹操的数千,也不应该超过15万,只是比董卓兵力略多。
兵力少也没关系,以少胜多也有可能发生,但是这玩意得看军队的战斗力是什么档次。
那么联军的战斗力如何呢?从史料上看,诸侯联军多数是临时征召,根本就来不及训练,比如曹操一下子就招募了数千人。
面对董卓虎狼之师,联军如何能打?兵少,又不能打,总该要吃饱饭吧?
然而,从史料上看,这一点可能也完成不了,这次讨董发生于初平元年(190年)正月,正是青黄不接之际。
而且,大部分只能靠“东道主”的冀州刺史韩馥、陈留郡太守张邈提供后勤,显然这个时间点这两人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
“这一次,老子说啥也要把赵云神马的薅过来!”
李荨昆如今不缺士族,缺的是带兵打仗的人手!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李荨昆都得让吴敦上阵了,还说啥啊?
“董卓啊董卓,天下人觉得你是一个垫脚石,呵呵,老子可不会被你骗了!”
曹操等人都有些忽略了董卓本身,好像各路诸侯联军,只要如何如何,就能击败大反派董卓,但这一种假设考虑过董卓吗?
能掀翻一个王朝的根基,岂是庸才?
董卓此人极富传奇色彩,关于他的传奇故事,限于篇章,就不多说了。
但从董卓的身世来看,他父亲只是一介县尉,没什么后台可言,但最终却能脱颖而出,实现拜将封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