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还都是可以通过短暂的时间,就能够弥补的了的,而另一个让李荨昆从会师讨董开始,就一直头疼的问题,却很难解决。
那就是身体素质上的优势!
身体素质的优势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游牧民族多食肉类,二是游牧民族生活环境恶劣。
游牧民族喜食奶肉制品这是常识,长期高热量的食品,让游牧民族的身体素质和以植物性食品为主食的汉人相比有了绝对优势。
游牧民族大多生活在漠北地区,环境和南方的中原王朝相比恶劣和很多。
像“匈奴饥,人民畜产死十六七”和“其冬,单于自将万骑攻乌孙,会大雨雪,还者不能十一。”这种悲剧事件经常发生。
所以他们抵抗恶劣自然环境的能力比汉人更高一筹。
以上两个原因导致汉人在身体素质方面较之游牧民族差距很大。
李荨昆还在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十分经典的数据,让他记忆犹新。
在1860年代,李荨昆从教科书上看到西方人最早拍的照片看蒙古人、满洲人在体型上的优势非常明显。
试问,有多少汉人、朝鲜人、日本人可以拉动一百斤以上的复合强弓?
一流的蒙古骑士可以拉动一百五斤,满洲正黄旗一百二十斤,哈萨克一百斤,藏族八十斤复合弓。
改善体质,刻不容缓。
在李荨昆这个“首脑”的意志下,各地的百姓也都开始狠下心来吃肉了,这还是李荨昆补偿那些畜牧业的百姓,之后极力压价的原因。
只不过,百姓们大多吃的还都是猪肉罢了,根本不是壮力的牛肉、温养身子骨的羊肉。
这些政策的提出,当时也让李氏势力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一部分有理有据的去劝阻李荨昆,停止这些措施,这群人,无外乎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他们不想让寒门阶级有能够反超他们的机会。
对此,李荨昆只能先安抚,然后让小秘郭嘉记在小本本上,准备以后钱库、粮库跟不上的时候开刀。
一系列政策从提出到施行,足足过去了两个月,这还是李荨昆十分强硬的态度下。
“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