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野山参论斤卖,还是暴殄天物,还是当白菜价。
但人参的价值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翻了几十倍,这就是李时珍的影响力。
另外一个代言人就是乾隆。
明朝以后,上党的人参已经没有了,只能从关外的长白山采集。而长白山的人参是内务府直管,私人不允许采参,等于说卖人参的钱是皇帝的小金库。乾隆是清朝最能花钱的皇帝,人参能不涨价吗?
尤其是国人有一个习惯,越是贵的东西,国人就要吃,砸锅卖铁也要吃。
可惜,这些李逵都知不道。
他只明白了一个事实,他还没有创业,创业的本钱先折了。
而且还折了个干净。
这是在李全在汤饼铺里吃了十来碗面条之后的觉悟,结账自后,他兜里就剩几个大子。汤饼种类繁多,李逵选的是最能接受的面条。味道尚可,他才吃了三碗就饱了。主要是心有存着心思,影响了食欲。
一个吃饱了,满足的打着嗝,一个是面如凝霜,眉头紧蹙,朝着县衙走去。
由不得李逵不担忧,他从灵智上人处得来的家底,原以为最值钱的就是这包人参了。万万没想到,人参竟然不是稀罕物。
不过有得必有失,李逵只好傻傻安慰自己,心中暗忖:“至少这包人参不会引起官府的注意,真要是几千贯的人参,指不定是灵智上人从哪儿抢来的,说不定会被官府盯上。如今倒是没有隐忧……只是自己还是觉得亏得慌。”
做生意恐怕要从长计议了,主要是他现在有钱,但是不敢拿出来。即便灵智上人存着的金银让他给劫了,但金银都是贵重的财物,他一个穷小子怎么敢拿出来用?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
“逵娃子,这里!”
老族长和七叔面带笑脸,应该是带来的货物卖了个好价钱。走到近前,七叔李洪开口问:“都吃了吗?”
没等李逵回话,李全打了个嗝,这比他说话要管用的多。
老族长赞道:“不愧是认字的娃儿,去哪里不忧。”
说话间,老族长健步走到县衙的鸣冤鼓面前,拿起鼓锤就要敲,准备擂鼓鸣冤。为什么他老人家去,而不是年轻力壮的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