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开始,就变得死抠死抠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赵煦受他皇奶奶的多年熏陶,也养成了这个抠门的性格。皇帝吃饭,菜品也就几个,对很多大臣来说,都算不得丰盛。只不过,御厨的手艺放在哪里,即便菜品不多,但技艺绝对高超,菜品色香味都是一流,唯独就是有点冷了。
李逵苦笑不已:“陛下,这饭吃下去,草民可能会更饿。”
赵煦觉得很奇怪,低头看着自己饭碗里的黍米饭,觉得很神奇。他能吃饱的食物,为什么宫外头的李逵会越吃越饿?
难不成就是百姓闹饥荒的原因?
真要是大宋的百姓都如同李逵这厮如同蝗虫般的饭量,大宋早亡国了。
亡国的原因,就是百姓没吃饱饭,起来造反。别指望李逵对大宋王朝忠心耿耿,要是他没找到读书的门路和发家致富的合法途径,这货早当山大王了。
牛背山一战,黑吃黑之后一夜暴富,李逵当时多希望周围多几个这样的山寨好让他去抢。
李逵也不觉得饭量大是个丢脸的事,能吃能睡,才有好身体,腆着个脸道:“陛下,草民的饭量稍微大了一点。”
“有多大?”皇帝也不能差饿兵不是?再说了,赵煦从出生到亲政,还没有出过皇宫见识过普通人的生活。对宫墙外有着莫名的向往。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每年皇帝都要出城郊祭,也就是祷告天地,属于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正所谓国之大者,在祭,在战。
既然是如此重要的祭祀活动,肯定不会有让他亲近百姓的可能。
皇帝问话了,李逵只好比划了一阵,最后气馁道:“算了,煮一斗米吧!要是面的话,汤饼来十五斤。”
站在皇帝身后的殿前司将军韩德勤扭过脸去,暗自好笑。
他觉得皇帝没事招来个饭桶,也是闲得慌。
赵煦却很认真道:“传御厨,煮十五斤汤饼,要快!”
“真做啊!”
“奴婢马上就去操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