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却还要去太学回炉,感情上确实难以让人接受。唯一的区别就是,考上了进士,在太学回炉的话,能够每一个月得到二十贯的俸禄。比太学的补助强多了。可能在太学读书的士子,谁在乎这三瓜两枣?谁不想当大老爷?
再说了,在太学里熬三年也是熬,熬六年也是熬。
要是熬了六年,才出来当个县丞之类的小官,这辈子仕途就没指望了。
可李逵并不想当什么直秘阁,揶揄着偷偷问对方:“要是我去走走关系,兄台以为这京城那家说话好使?”
“中书侍郎李大人,不过今科进士毕竟皆出自他门下,他老人家自然要避嫌,不会干预选官。同样的道理,知吏部尚书杨大人也是如此的情况,他是小试官,自然也不能免。执政蔡大人,翰林学士曾大人。门下侍郎苏大人,都是可以通融的。但要说京城谁说话好使,只有章相了。章相威严之名在外,恐没人敢登门。”对方一口气说了不少人,可李逵只有干瞪眼的份额。
一个都登不上门啊!
想来想去,他觉得有一个人的冷灶可以试着烧一烧,章惇。
是夜,章惇从宫中回到了家里,儿子章授脸色古怪的走进过来,对章惇低声道:“父亲,人杰来了。”
“他来投靠?”章惇极为得意,苏轼的徒孙投靠他章惇,这人必然要收下,好羞辱一下苏轼的脸面,顺带着来连苏澈的脸都给打了。
想到得意之处,章惇畅快的笑了起来,指着他儿子道:“可曾送礼?”
“没有。就带来了一篇策论,为叩门之用。”章惇对做官有近乎于洁癖的习惯。任何人送礼,都会被他厌恶,而且他心眼极小,恨一个人,基本上能恨一辈子。他连自己的四个儿子考中了进士都不让做官,怎么可能像蔡京那样收礼贪财?说话间,章授将一篇文章递给了章惇,家中奴仆急忙将灯笼凑近,章惇读了起来。
李逵的《治平策》在朝堂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这篇文章,章惇草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