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外戚不喜欢加入军中去战场,最大的原因就是,对自己没信心。
程知节也是如此,他对自己没信心,但是对李逵有信心。
这就足够了。
出城行军两舍,已经是下午。
程知节看向了李逵,刚出城的时候他很兴奋,说了很多,但说着说着就口干舌燥起来,如今已经有点嗓音嘶哑,却还是兴致高昂:“贤弟,今日还行军吗?”
舍,是行军单位,自从先秦时期就出现在兵书之中。一舍的距离是三十里,两舍就是六十里。
对于大宋军队来说,行军六十里,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距离了。
李逵看了看天色,点头道:“还请兄长下达安营军令,今日不走了。还有,我们需要等人。”
“放心吧,人杰,张川这家伙机灵着呢,他不会有事的。”随后,程知节对呼延灼下令道:“命令军队安营扎寨,生火做饭。”
呼延灼还是不相信李逵能够凭借几门火铳,就能用步兵斩杀两倍于自己的敌军。
但是他也无法反驳李逵带来的首级,甚至迫不及待的郝随已经写好了秘折,宣抚使吕惠卿写好了奏折,发往了京城。算算日子,这份前线大胜的奏折会发到了朝堂上,而且朝堂上也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
呼延灼不是文臣,但也知道在形势对大宋很不利的局面下,大宋需要一场大胜来掩盖前线战事不利的局面。
而太庙献俘,无疑是粉饰太平最好的手段。
想到李逵这厮总是在自己面前大马猴似的得意,还看不起人的用鄙夷的目光看他,呼延灼就气地肝疼。但是没办法,李逵有后台,有能力,还有高贵的进士身份,几乎任何方面都能压制的他死死的,让他扑腾不起来。
说起来,呼延灼也不想把李逵踩在脚底下才开心,他只是想要让李逵知道,爷们也不是泥捏的,呼延家族的人征战沙场无往不利。
可惜,在程知节对李逵交出指挥权的那一刻,呼延灼就知道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