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23章 西征人选(第3节)

些权贵来说? 等于将他们的根基都断绝了。这是无法接受的。反倒是李逵? 将河湟之地虽拆成一片散沙,但对于部落首领和权贵们来说,这是他们最期待的结果。

之所以以前无法实现,是因为各自为政之后,一旦遭遇战事,他们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面对大宋和西夏,所以才必须要一个青塘王顶在前面,统领他们。

如今河湟之地的权力结构都已经理顺了,青塘的贵族部落首领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加上背靠大宋,再不济总比阿里骨强的多吧?这时候还想着叛乱,除非和大宋有解不开的死仇,其他人是不会离开大宋的。不仅不离开,还会死心塌地的拥护大宋。至于土司权力过大,缺乏朝廷的管束,这些对大宋来说都不是问题。

大宋不需要青塘的财富,只要战马而已。只要战马供应不受影响,大宋不会在意青塘的权力结构变得如何复杂。最多就是撤销州县而已。这些地方也收不来税,设不设州县,毫无影响。

送走巴音、赤松、穆赤等人,刘延年这才感慨道:“李大人,当初老夫也跟着王学士攻打过唃厮啰国,最终一战俘虏了瞎征。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瞎征这个青塘王,还不如他弟弟董毡的实力强。之后的叛乱,也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王公之能,本官不能比。但青塘的问题不在剿,而在权力的分配,大部分人满意了,小部分人只能接受。青塘的权贵也好,湟州一带的羌族头人也好,他们拥立青塘王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他们的势力范围。只要将这个问题解决了,是否听命于青塘王的意义并不大。”

李逵轻松道:“控制他们的野心,让他们相互猜忌,才是攻心之策。”

“听君一席话,让某茅塞顿开。”刘延年恭维道。

李逵不像王韶,只有功劳,在朝堂没有根基。别看李逵功劳很大,但实际上,他更大的优势反而在朝堂上。皇帝,太师,宰辅,都能说的上话,这才是李逵恐怖的地方。

这是连刘延年都需要结交的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