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舜臣准备提醒一下李逵,李逵想起来了这人是谁,对船家道:“接木板,让他上船。”
“李大人,卑职奉命前来护送大人。”王舜臣说完,对身后的亲卫下令:“尔等去前方上船。”
李逵将人让进了船舱内,也没有让座的意思,直接问:“可有字?”
“卑职字圣振。”
“坐吧。”李逵煮茶招待王舜臣,开始煮茶。煮茶用的是竹炭红炉绿壶,颇为雅致。但是手艺差了点,毕竟李逵喜欢牛饮,虽在苏轼门下受过王姨娘的栽培,可惜志不在此,学了个稀疏平常。好不容易将一碗中药色的茶汤递给了王舜臣,才开口:“凑合喝吧,本官不善煮茶。”
“卑职何德何能,哪敢受大人如此恩惠。”
王舜臣真的是来巴结李逵的,不说别的,就凭借李逵能够让他呵快融入青塘军中,就值得他投靠。毕竟,军中将领,在殿前司的时候,他们倒是无所谓,毕竟在京城,大量的武将都没有带兵的权力。一旦下到军队之中,真要想有所作为,兵权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而李逵能轻易解决他最迫切的难题,王舜臣不得不小心应对。
反倒是李逵却根本就不在乎青塘的事,尤其是对章惇用人遮遮掩掩的手段颇为不齿。他开口:“章相很器重你,特地问过本官,该如何安排你。本官告诉章相,可配权知兰州知州之印。可没想到,他还是魄力不足,没有一步给你准备齐整。”
统制官是临时指挥,权知知州带兵也是临时指挥。
但在大宋的作战体系之中,这可是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
前者不过是将领,自主作战权几乎被剥夺。而后者,可以是偏师主将,有独立作战的权力。要是战争规模小些,甚至可以成为一军统帅。
当然,知州大部分都是文官的痉挛,让一个武将突兀的主持一州的事务,确实是有点被架在火上烤的意思。
但兰州不一样,兰州是军镇。
之前一直是西夏,青塘,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