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突袭,刚起早的明军士兵们从帐篷被窝里赶了出来,手忙脚乱地穿好衣服抓上武器,进入坑道里严阵以待。
士兵们抓着武十步枪,上半身趴在战壕外面,忍着扑面的中等风沙,盯着前方飘忽不定的沙尘,还有在风沙中晃晃悠悠的、一圈一圈的铁丝网。
一架架明武机关枪都推出来了,架在战壕的后面用沙袋挡着,瞄着前方,准备射击不要命冲锋而来的白夷。
如果联军有向后逃跑的,那也是机关枪的目标,总而言之,既然来了,就得招呼。
绵延的步兵战壕之间,是一段一段间隔的轻炮营阵地,摆着一架架轻型迫击炮。
低矮的迫击炮后,戴着八瓣帽儿铁尖盔的明军炮兵蹲低着身子,怀里抱着炮弹,眯着眼睛瞄着前方。
渐渐的,远处扬起的沙尘越来越浓了,如同形成了一道看得见的沙尘墙。
明军大兵们都清楚,那是联军的人马,所有人,心里都开始期待了。
头上的东风火箭嗖嗖的直飞过去,那是后方的火箭营阵地在发射。
可惜的是,明军的炮火似乎对联军杀伤力也是有限。
不是威力不行,而是那帮白皮猪冲锋的队形混乱,间隔很大,而且完全看不懂建制。
这也很正常,欧洲的常备军制度基本形成于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十七世纪中叶,在此之前,他们基本都是在战前拉的临时工。
即便现在欧洲各国建立了常备军团,但依旧没有规范化的战术和训练及操作。
大明的军队,招募新兵后,在个人武器装备、训练及作战队形,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化,至少要逐步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出征作战。
然而,欧洲军队没有这种意识,只要是个兵,管你什么时候入伍的,遇到战事就得上,什么训不训练的都不重要。
比如法国军队,此时是欧洲是最先进的军队,和明军一样,他们所有的军团都采用唯一一套训练手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