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面前,甚至让施奕文看起来有些陌生。
甚至在去年,为了维持大明在西域的统治,朱翊钧下旨第一次发行了“铁路债券”,用于修建从京城到安西也就是后世伏尔加河畔的铁路,当然,这也表明另一个问题——朝廷的钱不够了,其实,这么多年朱翊钧之所以不断的改革,就是因为朝廷的收入不能够支撑他的扩张,所以,只能不断的推行改革。
“也许,大明也应该可以休养生息了……”
在施奕文的心里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他又哑然失笑的摇头轻叹。
大明的领土扩张对于大明的稳定是极为有利的——千百万流民,尤其是西北地区的流民在那些新占领区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大明的“西进运动”或许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诸夏人口增长速度,但是对大明的将来却是有利的。
“王上,这南洋诸国里头,也就是王上您对将士们这般的恩宠,他们要是知道,这两天王上一直在等他们回来,肯定会……”
不等内侍的话音落下,那边就有内侍指着大海说道。
“回来了,回来了,王上,你看,是轮船的烟柱,好几道烟柱呢,肯定是咱们的船队回来了……”
内侍的喊声,让施奕文站起身来,朝着天际间的海平线那几道烟柱看去,那是轮船烟囱里喷吐的烟雾——二十五年前,南天门的机械厂“终于”制造出了蒸汽机,十年前,蒸汽机被安装在船上,现在这是个蒸汽船与帆船同时存在的时代,也是蒸汽时代刚刚开启时代。
“好了,他们回家了……”
施奕文笑了笑,然后说道。
“走,我们去码头,你们不知道,我最喜欢的就是欢迎他们回家,每年派出去一千人,回来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的最后会带回来两三千侍妾,三四千子女,再加了几千家奴,我南洋人丁兴旺,可离不开他们啊……”
当然,这种人丁兴旺是以“倭地”大量人口“流失”为代价的,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腾笼换鸟”倭地的人口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