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运人员迅速引导曹复飞回到停机位,另一边的调运人员同时指挥着512号歼-15滑出停机位慢慢的进入了起飞位置,新一架次的起飞准备工作飞快地进行着。张雪阳再飞一个架次,今晚的夜间着舰训练就宣告结束了。
对张雪阳倒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指示引导,他人的指导已经不太能让他的成绩有很明显的进步,主要靠他个人的感觉体会。
“老李,我试一下勾第三道阻拦索。”张雪阳提出了要求。
李战说,“可以,第三道阻拦索。”
无疑,张雪阳提高了自我要求,给自己指定勾某一道阻拦索的难度显然更大。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训练来找到突破瓶颈的办法,或者说这就是一种突破瓶颈的办法。
他的动作非常的熟练了,看上去很有自信。着舰指挥员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纠正的了,李战只是按照时间节点给张雪阳反馈,让他知道战机和“母舰”之间的实时位置变化。
“好,很好,稳住了。”李战不住的点头,看着512号歼-15呼啸而来,像巨大的鸟落地,后起落架就像是大鸟那双已经做好了触地准备的脚。
512号歼-15是最早的一批型号,张雪阳到飞鲨的那天起一直都是开这个架战机,和他一起使用这架战机的还有好几位飞行员。一般来说除非是李战这样的顶尖水平飞行员外,其他飞行员不会固定使用某架战机,大多时候是不断的进行调剂的。
战机编号越小使用时间越长强度越大。
在有经验的飞行员眼里,判断其他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其实只需要看他的起飞降落,尤其是降落。在业外人士的眼里,飞机起飞降落都是一个样子,但是在业内人士眼里,一个简简单单的起落能够反应出非常丰富的信息来。
李战下部队的第一个起落就让当时在塔台指挥的二师领导马上做出了一个“这个新飞水平不错”的评价。
有的人在降落的时候犹犹豫豫的,这是不自信的表现,而不自信则大多是因为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