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直接向东横穿山区。然而不管是走水路,抑或陆路,都要经过桂阳郡的阴山县,这是桂阳郡最北端的治县。
在汉代,荆南地区的路况差到极点,刘景几乎没有多做考虑,就决定走水路,刘亮、马周、韩广三人率部随他一同前往。
刘景率领兵船过境,阴山县长不仅不敢有怨言,反而送来牛、酒,慰劳刘景军将士。
刘景并没有为难对方,设宴邀其共饮,尽欢而散。
出了阴山县,涞水南岸为容陵,北岸为攸县,继续往东,则为茶陵。
茶陵长文春亲率三县吏民,迎刘景于三县之交,涞水河畔。
刘景在甲士的拱卫下登岸,其高冠革履,身着官袍,脸容肃穆,极有威仪,他大步行至三县吏民面前,目光扫过,人人如遭电击,皆低眉垂手,不敢放肆。
文春年约五旬,身量中等,脸容稍长,身上带着一股儒雅之气,长约一尺的胡须已大半变白,不过却并无明显老态之相。
“在下茶陵长文春,拜见足下……”文春率先向刘景长揖下拜,随后三县吏民皆伏拜于地。
刘景吓了一跳,急忙一把托住文春两臂,不令他下拜,口中说道“文君这是做什么?文君之拜,在下受不起,若是传扬出去,世人必笑在下目中无人。”
文春就此作罢,抚须而笑道“足下德才兼备,冠于荆楚,乃我荆南之翘楚,我闻之久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刘景微笑道“文君盛赞了,不敢当。”
两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并非第一次打交道,早在去年的时候,刘景境内涌入大批逃难的流民,加上麾下兵力暴增,曾派人向东部四县求助,文春当时援助了他两万斛粮谷。
说实话,两万斛粮谷绝对不算多,但刘景十分领文春的情。因为当时他尚未打通刘巴的关系,所以这两万斛粮谷,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刘景接着示意三县吏民起身,说道“如今府君受困于临湘,郡府之命,难以传达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