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吧。”
看着沙俄兵船掉头向下游行去,李书成和江明月收起大炮,一路监视,直到沙俄兵船出了黑龙江出海口。
“这一次是保住了,那下一次呢?”李书成心里想着,摇了摇头。
“在想什么呢?”江明月问道。
“我在想这么一个腐朽堕落的朝廷,怎么能够应付这些野蛮的西方国家。”李书成说道,“想来想去还是应付不了,只能换一个政府再说了。”
“满人人口少,而且大部分人游手好闲,甚至不少做了一辈子官还是文盲,又要想继续维持统治,自然干什么都缩手缩脚,生怕汉人强大了推翻他们的统治。”江明月说道。
“是啊!”李书成说道,“魏源不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嘛,可是,就没人愿意学,朝廷上怕是听都没听过。”
“嗯,魏源的《海国图志》可比当年我们画的地图详细太多了。”江明月说道。
“那当然,我们就两个人,他是翻译整理林则徐缴获的西方人带来的书籍,这些书籍是多少西方人总结来的,自然完备得多。”李书成说道。
在黑龙江守了一个月,再没沙俄兵船进入,两人才回转关内。
从京城来到天津,天津城墙上还留着战争的痕迹,进城一番打听,原来天津城被鹰砝联军攻破,前几天才撤走。
“不过千人的军队,居然又攻破天津。”李书成感叹道,“这清军也太废物了。”
“是直隶总督谭延襄等人畏敌逃跑,才致使军队溃散。”江明月说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呀,要是好好打,就算大沽炮台守不住,天津城未必守不住。”
“也不知道清廷这次出了多少血才让鹰砝满意,撤走军队的。”李书成说道。
当然是大出血,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处口岸;外国军舰和上船可以在长江个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在清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鹰砝两国军费各六百万两白银,赔偿鹰商损失两百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