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恐怕都难以看懂。很难想象,在那样一个时代,孔老夫子忍受了多少孤寂岁月,才让后人少走许多弯路。”王宝玉客观公正的说道。
“元放、紫虚,你二人有何高论?”空空长老又问。
“老佛,《易经》乃五行之根本,我等修道之人,早已抛弃了卦辞和爻辞,只取其中的术数。”左慈道。
“紫虚认为,孔圣人所解《易经》,奉中庸之道,晓万物之理,为帝王所用,令百姓知礼,却非解脱生死之道。”紫虚上人的答复,跟左慈如出一撤。
“二位所言有理,若孔丘有所彻悟,怕不会有此幻境。老僧虽在佛门,也知晓一些道门修行之理,正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长,性命双修方为正途,诸位不可只修命,不修性。”空空长老语重心长。
听闻此言,诸位长老危言正色,纷纷拱手,如获天机,空空长老顿了顿,继续说道:“宝玉虽为一介凡人,顽劣自负,不尊礼数,却胜在本性良善,私心不多,知晓进退之理,故而总有机缘相随。”
像是在夸人,但听起来觉得很别扭,王宝玉不乐意的说道:“老佛,我啥时候顽劣了?”
空空长老呵呵一笑,“顽劣是你的魔性未除,总之,天地之间的大规则,仍是善为根本。”
长老们有所领悟,纷纷点头,简而言之,他们法力高强不错,但王宝玉的思想境界却更高一层。
孔圣人不在,空荡荡的庭院也无乐趣,众人参观了一番后,还是决定启程,刚往下一个幻境。
离开孔子的屋舍不久,前方出现了一条奔涌的大江,王宝玉笑了起来,这个地方他太熟悉了,正是走过多次的长江。
王宝玉坐着御风虎,饶有兴致的沿着江边飞行,相对比一下景色有何不同,却惊讶的现,这不过是长江的一段而已,水从虚空中流入,奔涌向下,又流入到虚空之中,非常奇妙。
“这里又是谁的执念化成?”王宝玉问道。
“过了大江,你便知晓。”空空长老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