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47章 驾临马六甲(第1节)

林华手中船舶建造图纸,不但设计有水密封舱,还为战舰舰船加装了球鼻艏。

其实水密封舱在华夏早就出现,只是西方那时还没有而已。

“球鼻艏”,主要目得是为了减少船舶航行时得兴波阻力,提高航速。

船舶航行时得阻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船身与水得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二是船首劈波斩浪时得碰波和兴波阻力。

船体得流线型设计是为了减少水得粘性所形成得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安装球鼻艏则是为了减少航行中得兴波阻力和破波阻力。

没有球鼻艏时,船首会激起很大的水波,产生较大阻力?

而球鼻艏向前伸出一段,可以先激起一个水波,然后船首激起的水波在相位上只好相差180度。

这样可以与之想抵消,从而较大幅度的减小兴波阻力。

而水密封舱在那个年代,西方舰船都还没有,可以说华夏在这方面比西方早一个世纪左右。

西方船只的隔水舱技术也是模仿我华夏船舶建造工艺。

中国唐代的船就有了水密隔舱,欧洲在18世纪才有的水密隔舱。

中国船舶采用的水密隔舱结构很早就受到国外的赞赏。

元代意大利施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中国的船舶作了详细的描述。

英国的本瑟姆曾经考察过中国的船舶结构,并且对欧洲的造船工艺进行了改进,引进了中国的水密隔舱结构。

1795,他受英国皇家海军的委托,设计并且制造了六艘新型的船只。

在他所写的论文中说,他所造的船“有增加强度的隔板,它们可以保护船只,免得进水而沉没,正像现在中国人做的一样。

“后来,本瑟姆夫人在为丈夫所写的传记中指出:“这不是本瑟姆将军的发明。

他自己曾经公开地说过,'这是今天的中国人,一如古代的中国人所实行的'。

“从此,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