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
到时候,先让春华、秋实和她自己下轿子,一方面吸引眼球,告诉大家江南教坊司到了。另一方面,也能衬托她家董小宛姑娘的美貌是如何的风华绝代。
其实,单论美貌的话,春华和秋实也都不错。
只是那股子才情的气质,怎么拿捏都拿捏不准。美则美矣,只不过空有一副好皮囊,摆过去,就是两只花瓶,没什么内涵。
可董小宛不一样,一颦一笑,那都是风情万种,自有一番韵味,而别人是怎么学都学不来的,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
柳嬷嬷也很生气,明明都是她手把手教出来的,怎么差别就这么大?
看来教养和才气这种东西,还是得多年的浸润才能表露于外。
要是柳嬷嬷见过白若云的话,就会立刻明白董小宛身上的气质是怎么来的了?
那么有才气的女子这么十几年不遗余力的培养,乐器、诗书里浸润十几年,怎么可能没有气质。
轿夫们压着步子走的,轿子走走停停一点都不着急。
当轿子从江南教坊司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闲杂人等跟上了轿子。慢慢地,跟着轿子走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有看热闹的,有专门来看姑娘的,还有春华、秋实和董小宛的忠实拥趸者。
江南教坊司的队伍愈加浩浩荡荡,在轿子外面喊什么的都有“江南教坊司”“董小宛”“秋实!”“春华!”,乱作一团。
柳嬷嬷掀开轿帘看了看,满脸的笑意。今年这架势都好几年没见过了,今年终于可以好好摆一次风头了。
以往她看到乐坊司和秦楚馆里那些妖艳贱货,可是气的牙根都咬碎了,终于能扬眉吐气一回。
看榜的地方就在上次看梦欣表演的那个台子的斜下方,一颗古老的柳树斜垂在河岸,底下架起了一块儿大的木板,三家有名的秦楼楚馆都还没到,但已经挤满了慢慢地人,等在这里准备看热闹了。
秦淮河是南北向的,台子在河的西岸,而江南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