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有孕(10)(第1节)

针灸一术在宫廷医学的遭遇也反映了这一点。《名医类案》载侍医秦鸣鹤治唐高宗风眩头重,断以

“刺头出少血即愈”,武后闻言怒而欲斩之,幸而高宗同意一试,秦鸣鹤刺脑户及百会后,高宗即愈。

但及清代,针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道光二年,皇帝下令

“针灸一法,由来已久,然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所幸这道禁针令还未发挥大的影响就随着封建王朝的终结而终结了。

(3)御医诊治的用药治法特点帝王之家享用已极尽人间,所患人生苦短,故又求延年益寿。

历史上服金石丹药以求长生之君王颇多。即使能不为金石所惑,平日补益之品亦不可少,大抵是补脾肾、益气血之品,如人参、熟地、枸杞、鹿茸、杜仲、苁蓉、何首乌、补骨脂、松仁等药。

又巧为之治,剂型多样,丸散膏丹、药酒代茶饮等一应俱全。陈可冀先生研究清宫医案后就整理编撰有《清宫代茶饮精华》《清宫外治医方精华》等多部著述。

此为平日调补法,至于治病,则非执于滋补,而以中病为要。宫中人心多有隐曲,供养又丰,故多有气滞血瘀、食积内热之证,故通腑攻积亦为常法。

“据宫中医事档案记载,仅同治六年间的半年之内,宫中用大黄与熟军多达28斤4两”。

御医用药之求实效如此,盖不见其效即要问罪,故不能以平淡之品敷衍搪塞。

御医们为王公大人治病,处处谨慎,时有不便下药之处,需以圆机活法应对。

其治法灵活多样,时有出人意料之法。如隋时莫锡君用《京都无处不染雪》《梅熟季节满园春》两幅画来治隋炀帝

“真水不足,龙雷火越”烦渴证。许胤宗治柳太后中风失语,口噤不能服药,用黄芪防风汤置于床下熏之,使药力从鼻孔、肌肤而入,当夜便得语。

宋徽宗伤于冰而得脾病,屡服理中丸不验,杨吉老以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