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五四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2节)

大,加上民族、宗教等问题,比大顺少了一个大运河时代的南北互补的统一且交流互换密切的国内市场?

所以,商业贸易难受吗?

难受。

太难受了。

浑身难受。

法国人能感受的难受,大顺都能感受到。

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顶着【每100英镑的东方棉布,需要另缴纳68英镑的特别税才能在本国销售(另有3.5%的普遍共同关税)】的巨大debuff,每年往英国运输至少75万匹棉布。

法国国内市场卡的严,加之人参贸易等让法国选择直接买松江布,所以法国东印度公司根本没办法买印度布。

大顺呢?

大顺真的就是“很多商人,欲当买办而不能”。

大顺商人在印度买棉布回大顺销售,那真是嫌爹妈留的遗产多了,钱没处花了。

可问题是,大顺的棉布,也怼不进印度市场。

也不是说一点怼不进去,而是相较于庞大的经济总量,怼进去的棉布数量还是少了些。

在大顺国内实际上掌控着大顺对外贸易的刘钰,此时算是深刻理解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英法等帝国主义面对中国的感觉了——货卖不出去啊!

那么,把印度作为原材料产地,行不行?

也不行。

至少,此时此刻,不行。

还是以棉花为例。

大顺继承了、或者说抢走了,荷兰人在印度占据的几个城市,名字比较长,但基本都夹在锡兰和孟加拉之间,四五个吧。

此时印度有四大棉花产地。

孟买附近的苏拉特棉,不在大顺的影响力范围内,对着阿拉伯海。

马德拉斯,去殖民化后改名叫金奈,在英国人手里,离大顺的控制区很近。

孟加拉。不必提。

博帕尔,后来农药出事那地方,在内陆中心,离海都远,而且在马拉塔人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