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彻底吞并锡兰,意味着锡兰民族主义的觉醒;而直接割裂, 甚至搞灰衣派和种姓派这样的宗教冲突, 才是大顺可以永久占据西南地区的基础。
甚至,他是非常乐于让世俗派和种姓派的矛盾加剧的。
因为,矛盾越加剧, 正统的种姓派,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会更加“传统”,绝不会自我改革、放开种姓限制。
大顺又不想在锡兰山区种茶叶,放着好地方不要,去山区干啥?
故而,大顺的政策,就是将为数不多的高种姓村社, 保持原样;而大量的土地, 则分给了低种姓人群,并且打散他们的种姓, 取消他们的世代职业限制。
唯一还有职业限制的, 就是他们不许服兵役,也不需要服兵役。而是转为缴纳土地税, 代替服兵役。
大顺不需要土兵, 因为不缺人。
所以, 从政治、政权的角度来看, 锡兰的西南地区,实际上汉化的已经非常成功。
府兵服兵役, 国家给予土地,府兵有服兵役的义务。
被打散的、事实上已经取消了种姓限制的小农, 缴纳赋税。
大量的工商业从业者,以雇工而非劳役的形式,充斥着种植园、采珠船。
村子编户籍,设里长、粮长。
除国有土地外,授予的土地,由各家赎买,赎买之后获得土地所有权,可以买卖、交易、允许兼并。
都督府每年会征发农业人口,进行水利建设, 但会错开农忙时节——因为土地比较充裕,农村并未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 所以征收募役钱,雇人劳作,反而是不合适的, 甚至可以说是刻舟求剑的。
低地地区,普遍使用大顺纸币。
城市学堂,全部以汉语教学。
推行的第一部法令, 是禁止同姓血亲婚,和跨种姓婚姻合法。
出家人实行严格的度牒制度,不经礼政府下属机构审核,一律不准出家。僧团领袖不经都护府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