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五零章 王谢燕,百姓家(中)(第2节)

。而大顺,不缺人口。

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市场。而大顺,现在阔有从好望角以东的直到太平洋彼岸的广阔市场。

大顺有没有老马说的那种“纺织机在一定‘情形’下才是资本”的情形?

有。

大顺的资本主义发展,是不是一定要从农业起步?

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而大顺的农业,在此时,就是世界农业亩均生产力的巅峰。当然,不是人均,而是亩均,但大顺暂时也并不需要考虑人均农业生产力从而空出足够的人口投入工业这件事。

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把劳动和生产资料剥离。而在此时,在前工业时代,指的就是“农业”、“土地”,把劳动和土地分离。

这个前提,大顺在很早前就已经完成了。

欧洲的农民和土地分离困难的原因,是因为浓厚的封建制,使得土地的私有制、买卖、产权、排他性所有权等一系列问题,非常的不清晰。

英国圈地运动,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村社公地,到底是谁的这个问题。

而在大顺,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什么叫村社公地?或者说,什么叫“公地”?

前工业时代,手工业时代晚期,资本主义前期,要发展,无非需要那么几样东西。

对欧洲来说,老马说,手工业这破玩意儿,大家水平都差毬不多,所以需要国家强力,来获得殖民地、市场、以及关税对内保护。

这话,不错。

哪怕是大顺特产的茶叶,若无国家强力保护,也会被人偷走。

而大顺这些年发展的国家强力,解决了殖民地、市场等问题。又因为大顺的白银问题和物价革命问题,使得大顺不需要考虑关税对内保护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在一战结束后,已经解决了。

人口,尤其是劳动和生产资料剥离的人口……大顺随随便便一场天灾,就能搞出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