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主要目标是测试机器人对人的应激反应,有两个人走过去站到机器人旁边,和机器人一起拿东西,有一个还故意和机器人拿同样的东西,机械手臂可见的速度减慢。
当和机器人一起抓到同样的东西时,机器人干脆就放开了手,运作似乎是停止下来,等把东西真正拿走时,机器人才重新慢慢加速运作,拿向了另外一个同样的东西。
“啪啪啪……”
小会议室里顿时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这个测试通过了。
下一个是机器人和人的直接接触,一个人过去故意接近机器人的身体,当发生触碰的时候,不管是触碰身体还是机械手臂,机械手臂的动作都会明显变慢。
当真正触碰以后,机器人马上就停止了运作。
其实那不是真正的停止,程序里没有‘停止’设置,只不过设定了很慢的运作速度,慢到二十秒钟足有,手臂才前进十分米。
这个速度足以让人反应过来。
机器人的应激反应测试,漏洞也是存在的,主要是因为摄像头、传感器,无法覆盖所有的角度和部位,死角肯定是存在,机器人正上方,或者偏斜下方的位置,都不会激活应激机制。
比如,有人‘趴着接近机器人’,机器人就无法感应到人类接近,就算摄像头拍摄到,也很难识别对方是人类,还以为是个移动的车子或商品盒子。
不过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测试结束。
会议室围着的人再次鼓掌,每个人都热情的讨论着,机器人的动态识别、寻路、机械手臂微操控、应激反应等技术。
实际上,技术最惊人的地方,不仅仅是能实现效果,还有于依靠‘现有硬件支持,而不是更高端的硬件’,计算机技术都离不开硬件,软件、程序只是发挥出硬件的功效。
在现有的硬件条件平支持下,能做到这种地步,可以说程序设计已经达到了巅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