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很快就能下降到六十亿人民币。
一座大型的光能接受装置, 最高可以接收两万瓦功率, 百万千瓦就需要五十座, 每一座的制造成本,大概在一千万人民币左右, 五十座就是五亿人民币左右。
压缩单晶硅薄片的成本相对要贵一些,但大致接受百万千万功率, 砸下三十个亿也足够了。
每一项仔细的加在一起, 利用光能接收转化装置, 来制造百万千瓦功率,成本也只有一百多亿人民币, 最多也不会超过核聚变装置的一半。
当然了。
光能接收转化技术来充当能源,也有个非常不好的地方, 就是装置总重量肯定要比核聚变装置高出很多。
“大概是二十倍?差不多——”赵奕仔细的计算一下,就得出了个预估的数字。
光能接收转化技术需要大量的压缩单晶硅。
这种材料本身就非常的重, 大量加在一起的重量,远远的超过了核聚变装置。
如果是在地球上使用,重一些当然没什么, 但是用在月球建造基地,重一些也就意味着,需要的‘运送路费’会大大增加。
好在增加的费用,比起‘百亿’单位的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一切的前提还是,能够运送大量的装置、物资到月球表面, 并且人员能够到月球表面开启工作。
这会是一个持续性的大工程,肯定需要很多的人手。
很多的宇航员?
当然不可能。
“如果想要在月球表面建造基地, 首先必须要建立一个人员活动的地方,就需要一个大型的抗压装置,就像是个大房子一样, 把东西都罩起来。”
“这样就可以让工作人员在里面自由的活动,而不是只能穿着宇航服呆在月球上。”
宇航服当然能够抵抗月球的恶劣环境,可正常人不可能一直穿着宇航服工作, 短时间还能够接受,时间太长就不可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