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饷减到一百万两都不成问题,问题是这满朝文武都指着辽饷活的,这样做等于是断他们的财路!
大明那些大臣们别的本事没有,作死本事却无人能及,鬼才知道一旦发现自家财路要断了,这帮作死者会作出何等脑残的蠢事来!
全旭在辽东崛起,看似风光无限,事实上,根底尚浅,发展工业,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不仅仅是科技技术的问题,同时,还是工人的问题。在全旭的扶持之下,辽东的工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几乎是工厂遍地开花,纺织厂、水泥厂、炼钢厂,煤矿、造船厂等等。必在未来几年,辽东地区的生产力将呈井喷模式发展。
伴随着这些工厂发展的是那些工人,根据辽南四州十五县的统计,辽南四州十五县拥有用工人数超过一百的工厂总计一千三百五十五家,职业工匠人数多达五十七万余人。这段时间的蓬勃发展,直接让辽东的工人突破了一百余人万。
这样以来,工人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阶级。
人类自从产生了阶级,就会有矛盾。特别是资本家,那些工厂主们,为了追求利润,他们是无所不用其极,虽然全旭强制辽南议会,为了避免苛待工人,酿成工人反抗运动,他曾提出工资收入最低标准,也要求各工厂的工人们,发放工资必须经过全记银行。
事实上,辽东的工人收入虽然可以糊口,距离后世那种一个月工资可以买个四五千斤粮食,可以让自己的老婆孩子吃喝不愁,还有一定的差距。
当然,最怕的是,他们在内部蛊惑工人跟全旭造反,那样以来,全旭才会有更大的麻烦。
一个正确的策略放在错误的时间,会导致灾难性后果,这是血的教训。
全旭沉默良久缓缓说:“陛下,三思!”
“为何?难道朕连调动自家军队的权力都没有了吗?”
“臣不是这个意思!臣认为,眼下大明天灾频发,流寇至今还没有平定,已经是元气大伤了……”
崇祯愤愤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