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河流,修建铁路也需要拆迁百姓,以及修建桥梁,开掘涵洞,这更是大头。
遇到一座大山,挖通一条涵洞的成本,估计需要几万两银子,甚至十几万两银子,还有数不清的桥梁。
想吃独食,这是不行的,必须拉其他人一起搞,但是全旭必须拥有主导权。
为了商量战略计划,全旭只能一再推迟专项会议。
崇祯六年的四月二十四日,各地的代表全部抵达了辽东,当然距离更远的台湾和吕宋暂时没有办法,铁路修到台湾,全旭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事情。
作为曾经的辽南议会中心,可以坐下一两千人的会场,密密麻麻,坐无虚席。
修建如此大的会场,如果没有扩音设备,全旭是没有办法直接与众人开会的,只能一级一级传达。
随着所有人就座,整个会议中心内如同一万只苍蝇在飞,那阵势甭得有多热闹了。
“侯爷到!”
一两千名各界代表们整齐起立,躬身施礼:“门下拜见侯爷!”
“免礼,都坐吧!”
毕竟不是军人,就连落坐这件事,用了足足半柱香时间。
全旭拿着话筒,开门见山的道:“首先,本侯向诸位解释一下,为什么火车头不能卖给诸位。”
这是众人最有关切的问题,毕竟,他们都想拥有自己的铁路,拥有自己的火车。
“大家也知道了,这个蒸汽机火车不能在公路上跑,只能在轨道上跑,可修建的这种轨道,大家恐怕不太了解这个成本,经过我们专业人员的测算,修建一千步铁路,需要投入至少六千两银,诸位自己算一算,修建一条铁路,那需要多少钱?”
听到全旭这话,众人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哪怕是身家千万的富豪,有千万身家,不代表可以拿出一千万两银子,这是必然的,大明的物价特别固定资产,是相当值钱的,比如江南的水田,一亩需要十几两银子。即使是北方的旱田,次日也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