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零七章 舍利(第3节)

你慢慢欣赏吧。”

楚琛点了点头,随后拿起其中的一尊铜鎏金文殊菩萨看了起来。

玻璃柜中的五尊佛像,其中两尊为释迦牟尼佛,一尊为文殊菩萨,还有两尊为药师佛,制作工艺全都为铜鎏金,制作水平也是各有千秋,不过楚琛还是最喜欢其中一尊放置在佛龛中的药师佛。

此尊药师佛像高19公分,全跏趺坐,面庞丰满端正,白毫凸显,弯眉长目,眼睑微垂,相容和煦。身着袒右式袈裟,仅在衣缘錾刻缠枝莲纹,使得像身的优美曲线在薄衣下得以展现。

佛像左手置于脐前施禅定印并且托钵,右手作施胜印原持诃子。台座上下缘饰有两道连珠,莲瓣修长而富有张力,这是乾隆朝宫廷造像的主要特色之一。

结合以上艺术特点还有其它的种种特征综合判断,此像很有可能是乾隆时期的宫廷作品,相当的难得。

而更为难得的是,这尊药师佛像还有原配佛龛。

佛龛,也就是用来供奉佛像、神位的小阁子。龛原指掘凿岩崖为空,用来安置佛像的地方,体积都相当的巨大。

也不知道从何年代开始,出现了将石、木或其他材料做成橱子形小阁供奉佛像,这样,既方便在家里供奉,又方便携带,从而便于佛教的传播,到后来就渐渐的开始盛行起来。

特别是清代,特别崇重藏传佛教,乾隆皇帝更是自认为是文殊菩萨转世,对藏传佛教崇信有加,作为佛堂供奉佛像的佛龛当然必不可少。在当时,一座制作精美的供龛通常需要由造办处多个部门协作完成。

此件佛龛以工艺来说,就是典型的乾隆时期的宫廷风格。

佛龛通体由紫檀木打造,为兽面福寿纹,高39公分,六方亭造型,须弥座。六角立柱,四周环以封板,此种封板形式称为“毗卢帽”。毗卢帽内安穹窿式顶盖,六角形,方中带圆,浮雕勾卷云纹。上部按方形和田羊脂玉制作的宝顶。

另外,廊柱内为六方式板壁,两侧前板各透雕一组斜“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