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章 少年(第2节)

这些,邵承节看向李璘,笑道:“李卿,这仗与攻南蛮之役,大不一样吧?”

李璘道:“确实大不一样。攻长和之役,一路撵着郑仁旻的屁股打,以快打慢,追亡逐北,南蛮还没反应过来,都城便陷落了。”

“李卿打得十分出色,与我所思不谋而合。”邵承节赞道:“若圣人来指挥征南之役,他不会这么打。世间统兵之将领,其风各异,须得好好琢磨琢磨。我听闻西域贼人练兵、治军、打仗的路数又不一样,若李卿对上,一味穷追猛打可能会吃亏。反倒是圣人这种‘先为己之不可胜,再为敌之可胜’的用兵方略,更为稳妥一些。”

李璘听了有些惊讶。

素闻太子用兵勇猛精进,怎么今日这样说话,老实说有点不太符合他的风格啊。难道年岁长了,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思路又变了?

这不是不可能的,少年时的太子带兵打仗,与中年时能一样么?生活环境都变了,经历的事也不一样了,想法肯定会跟着变。

他今天说这番话,让李璘隐隐觉得太子的兵法思想更进一步了,即对上不同风格的将领,有不同的应对战术而不是一味坚持自己的风格。

这种思路怎么说呢,用得不好那就是两面挨耳光,用得好那就是神将。

圣人倒是有点这个味道了。

世人都说他用兵稳,但在淮北打杨行密的时候,充分发挥骑兵战术,勇猛精进,打得敌人顾此失彼。

打朱全忠的时候,就稳重多了,以耗为主。

打契丹八部,则是堂堂之兵,厚重如山,一往无前,让契丹数十万骑手足无措。

而且,圣人用兵时还有很多战场之外的招数,经常奏效。

打仗能打到这种程度的,不仅仅要求军事上的才能,还要求人生阅历、洞察世情,此谓神将也,李璘自觉还有所不如。

“今日讨论,都记下了吧?”邵承节看向角落里的两位“实习”武学生,问道。

“回殿下,都记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