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地图,开始向众人详细讲解其中的玄机。
东兴堤早先便是吴国人所建,诸葛恪只是进行了修整。那道堤坝正是拦截在濡须水上的大坝,但是大坝中间位置没有修得太高、所以堤坝未完全合拢。堤坝的位置,就在濡须山、七宝山的南边。
堤坝北边还有一个位置叫濡须口,正是在濡须山、七宝山两山夹峙之间的险要位置。但是濡须口不在濡须水上,而是在曹工渠(导水渠)那里;位于濡须水主道的西侧。
所以在枯水季节、比如冬季,濡须水就会被东兴堤截断,至少无法行船!
魏军南下的季节,通常都在冬季,于是根本无法突然发动、沿濡须水长驱南下;船只只能走导水渠,绕过东兴堤,但那时导水渠的水也浅窄,十分难行。
况且在导水渠上,又被诸葛恪修了两座城在山上,夹水防守在濡须口!魏军在拿下濡须口、东兴堤之前,基本无法依赖水路运输进攻。
但是,一到了水涨的季节,魏军就头疼了!东兴堤堵了水流,濡须水倒灌入彭蠡泽(巢湖)、会淹没周围的土地,连魏军的防御工事也要被淹没。
这时候反过来,又到了利于吴军出动的季节。东兴堤中间的航道、以及导水渠上都能行船;吴军水师会轻而易举地沿着河道,长驱直入巢湖!
诸葛恪修缮了堤坝、修筑城寨,并在那里驻军,形成的结果就是:只能吴军出动殴打魏国,魏军没法直接南下进攻劫掠。
魏军在淮南,成了单方面挨揍的局面!
吴军不愧被称为「水贼」,玩水确实很有一套。
杨威道:「此地若不攻下,我军在淮南便处于劣势,水贼可就近积蓄实力、等待时机,随时对淮南发起攻击。」
秦亮也开口道:「吾二叔王都督上书,诸葛恪已在徐塘附近屯田。这都把田屯到我们眼皮底下了,早该毁掉此地!」
他还没好意思提皖城的事,当时诸葛恪隔着大别山屯田,很快便被司马懿带兵赶走了。这回诸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