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头的嫁妆不能碍事,要防着毛手毛脚的客人碰坏了贵重的东西,贵重的东西又要放在显眼地方,小件的物什要让人能看到,又要不好拿,免得手贱的随手拿走了,不闹吃亏,闹起来不好,这中间就讲究得很了。
这也是考较女家治家理事本事的时候,那些底蕴深厚的人家,一抬抬嫁妆抬进新房,依次摆起来,行云流水一般。摆出来的满屋子嫁妆,显眼的不动声色,处处妥当。彰显着女家的家风和底蕴。
李士宽和李家的族老们,也打算来一次这样的彰显。
自从李家出了位十来岁的秀才公,接着又和洪家结了亲,李家一跃成为昆山县有头有脸的人家之后,从李士宽到各位族老,这眼界见识就一天比一天见涨。
他们李家三姑娘和县望洪家这场婚礼,李士宽和几个族老意见极其统一:
这是他家李家在昆山县诸家面前的头一回大亮相,这是对他们李家的考验,也是个展示他们李家家底的绝佳时机,一定要齐心协力,把这场婚礼办得体面妥当,把他们李家的家风底蕴展示出来!
铺嫁妆这件要紧大事儿,李士宽交到了二儿媳妇曹氏手里。
曹氏出自绩溪曹家。
曹家是徽州有名的书香大家,曹家女子以识书达礼、贤惠能干著称。
当初,李士宽在二儿子李文儒身上寄以厚望,从李文儒五六岁起,就开始操心他这媳妇的事儿,这个媳妇得高攀,得仰着头娶,往后才能配得上他这个大有出息的二儿子。
李文儒八九岁的时候,李士宽得了机会,认识了曹家,使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李文儒的才华前程说得天花乱坠,替李文儒定下了曹家长房长女曹大姑娘,在大儿子娶妇半年后,就赶紧把曹氏娶了回来。
之所以这么急着娶回曹氏,是因为李文儒的聪明没照着李士宽预想的方向发展,而是四散流溢,今天东明天西,但凡正事都不喜欢,但凡没用的都要试试。
因为二儿子的不争气,李士宽气的病了好几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