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才济济(第3节)

叫崇祯皇帝觉得可惜的是,这些精通火器领域研究,对西洋的文明不排斥的大明本土人才,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用。

倘若他们能聚集在一起,不必被研究经费所苦恼,多与西洋各领域科学家,进行碰撞,那科学的火种,必将在大明熊熊燃烧!

专业的事情,交给徐光启他们来办,其他的事情,他这个大明天子来解决,崇祯皇帝就不相信了,武备院会没有突破性进展。

患病的李之藻要保护好,不能叫他在崇祯三年就去世,像这样的人才,能多活一年,对大明都是有好处的。

“想来你们再来之前,关于武备院的事情,徐卿都讲给你们了。”

崇祯皇帝面露微笑,看着李之藻他们说道:“朕创设武备院,想精进我大明在火器领域的研究,与此同时,在别的领域的研究,也是大力支持的。

先前因建虏进犯一事,被迫停下的编撰新历一事,朕觉得可以重启了,对武备院日后的发展,不知诸卿心里可有什么想法?”

既然要重视科学研究,那同徐光启他们的交流,就不能独断乾纲,科学的事情,要多听科学家的意见。

“陛下,我大明对火器、天文、地理等领域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李之藻脸色有些苍白,站起身来,拱手道:“若是陛下真想叫武备院变得更好,还请陛下能多招收些传教士,同时允许他们在京城传教。

与此同时,可招收一些无心于仕途的学子,将他们集中在武备院这边,分属到陛下划分的各个学科组,进修相应领域的知识。”

徐光启面露忧色的看向李之藻,他没有想到李之藻会提传教一事,这对大明来讲,是相对难办的事情。

遥想万历四十四年,发生的南京教案一事,那对天主教的打压和破坏,不可谓是不大的啊。

崇祯皇帝对西洋传教士,究竟是怎样的态度,徐光启心里是没底的,同样没底的还有邓玉函、汤若望等人。

7017k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