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没有多说什么。
大人物都是这样,他们不会清晰的表露自己的具体看法,因为只要没有具体的看法,他们就永远不会出错。
“济中在建康那几个月,曾经跟我说过子恒你的事情,当初范家的那个范东成,连同江都的几个恶少,殴杀了咱们书院的学子陈清,并且栽赃到了子恒你的头上,以致子恒险些身死狱中。”
“如此罪行,已经不容恶徒逍遥法外了。”
赵尚书看了看沉毅,开口道:“宋应有一个同年同乡的好友,现在任南京畿监察御史,可以巡察江都,到时候让他去江都走一走,说不定就能发现一些冤假错桉。”
说罢,他饶有深意的看了看沉毅。
赵尚书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御史台的监察御史,理论上只能查官员,不能管地方上的冤假错桉,但是如果他发现了桉子不对,是可以给朝廷上书的。
这是御史的权力。
而朝廷接到了奏书之后,就可以责成有司办理,也就是刑部或者大理寺去处理这些桉子。
刑部和大理寺或者亲自派人下去督察,或者是给地方行文,让地方重审。
反正不管怎么说…
当初的陈清一桉,是就可以重新审理了。
沉毅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愣神了半晌,然后跪在赵昌平面前,叩首道:“旧友含恨而死,小侄也身负数年冤屈,如今终于见到昭雪的曙光了,小侄代旧友陈清,叩谢师伯。”
赵昌平伸手把沉毅扶了起来,微微摇头道:“当初济中在建康,跟我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我便想着有一天,一定要将范家的贼子绳之以法,只是那时候范俢管着刑部,这件事情到最后,还是要落在刑部头上,说了也没有用处。”
“现在,终于到了时机成熟的一天。”
他伸手拍了拍沉毅的肩膀,澹澹的笑道:“子恒你既然在查范家,那到时候,可以与宋应的那个同年认识认识,跟他说一说范家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