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又献给了皇帝,给兴国侯府又镀上了一层金。
在皇帝看到第一年试种的红薯和土豆的高产量之后,差点激动的撅过去。
这可是粮食,可以让百姓饿不死的东西。
饿不死,冻不死,谁能不说他是个明君了?
激动的皇帝又想给柳天阔进爵,被柳家人狠狠的摁住了-----功高震主,功高震主啊。
就算皇帝没觉得震主,那也怕其他的朝臣联合起来想法子对付他们啊。
毕竟,谁不担心柳家一家独大呢?
柳老太爷是正二品的文官之首-----吏部尚书;
嫡女是稳居中宫的皇后娘娘;
嫡子是统领近卫军右羽卫的统领,是年纪轻轻的兴国侯;
外孙是将来的皇帝,如今的太子。
这柳家满门权贵了,再把年纪轻轻的柳天阔晋为国公的爵位,那等太子继位的时候,再怎么加恩?
柳家,毕竟是外戚!
隆恩太过,这皇室宗亲都不干了-------难不成,将来还要给柳家封王不成?
被众人劝谏的皇帝,细细的思索了几天。
既然爵位没法现在进了,那就在实权上来吧。
于是,当了五年右羽卫统领的柳天阔,直接的变成了近卫军大统领。
同时,给了柳天阔国公府规格的护卫队资格。
也就是说,兴国侯府可以按照国公府的规模来组建护卫队,来保护侯府。
这个赏赐倒是颇合柳天阔的心意。
毕竟,保护亲人的人越多越多------虽然暗卫已经组建了,但是训练时间毕竟尚短。
如此,三十岁的柳天阔的官威更重,实权更多了。
而兴国侯府也是更加的显眼了起来,因此引来更多的人关注起来。
不知道是经过谁的诉说,柳天阔和江知夏的事情,突然在市井之中传了起来。
此时的文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