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为什么不卖?倭人的丁口卖得越多越好,男童也卖,但妇人、女童不卖,国人在倭国的人口太少了,没个百万,这片地占不稳。你回去跟那些海商说,高丽这边的人,也可以卖。”
“但没了丁口,这粮食?”
“多用牲畜,多请教老农,不用担心粮食。少个几万张嘴,还能多省下些地皮来种棉花。”
“种棉花?父皇是想要造棉布吗?日本多山,其实更适合植桑养蚕。”
耶律乙辛摇头,“丝绸对我国无用,真正有用的还是棉花。”
冬天的严寒,对这片土地上的任何生灵都是一种考验。
即便有了耶律乙辛对医疗制度和技术的重视,每年冬天,各个部族都要失去大量的人口。
棉布在辽国,乍看起来比皮裘卖得要贵。可若是按照面积来算,将一张张羊皮拼凑到一匹棉布的大小,价格可是棉布的近十倍了。
如果棉花不是来织布,而只用来填充被褥和衣料,这种种在地里、一年一收的植物,自然要比羊皮要强得更多了。
一亩好地能产两三百斤麦子,用来种棉花,往少说也该能收上百斤了,一亩草地能养一只羊吗?
耶律乙辛把自己的想法跟儿子说了,倭国的土地,应当用来养辽人,而不是用来养倭人的。
只是他说得兴起,最后儿子离开,耶律乙辛歇息下来时,才想起自己倒忘了问儿子对女直人的看法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也就一句话就能处理了。
鸭子河冻结的冰面上,一群女直人凿开了冰洞,洒下了春日的第一张网。
号子声此起彼伏,由旦至暮。
河冰上,一片片银鳞闪烁。
夜幕降临,星空笼罩着大地。
河畔的荒原上,篝火多如繁星。
耶律乙辛的大帐,数百部族的首领云集于此,将新年后,从鸭子河捕上来的第一网鱼,进献给大辽皇帝。
大辽天子雄踞帐,大部分时间都是半闭着眼睛,礼仪上的事务皆由太子应付,忽然间他开口:“就这么喝酒没意思。乌古乃,阿骨打,你们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