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大师的真德秀,吞吞吐吐,眼神闪烁。
这一切,都被赵竑看在眼里,苦在心里。
找大地主对付大中小地主的事情,他是不是找错人了?
要解决大宋的麻烦,不能靠读书人,更不能靠士大夫,他怎么给忘记了?
士大夫们要是有用,南宋也不会亡国了。
“真公,新朝新气象,“经界法”只是新朝的第一把火。这第二把火,就是惩治贪腐的“反贪法”。”
赵竑不动声色,继续说了出来。
宋朝官员从上到下,全员腐败,已是当时的社会习俗。后世许多人认为宋朝的繁荣,只是士大夫的繁荣,和底层百姓无关,真是一针见血。
历朝都是大力反贪,这种奇葩的不反贪现象,也只有宋朝才有。盛世自然可以苟延残喘,但到了南宋后期,已经是民生凋敝、帝国黄昏,再不蹦跶,天就黑了。
大宋王朝的棺材板,也就要盖上了,而且还被狠狠砸上了钉子。
“反贪法?”
真德秀又是一阵头疼。
大宋立国近三百年,从未真正反贪,新皇口口声声要反贪,这是要和大宋的满朝文武较劲了。
他屁股下的这把龙椅,还坐的稳吗?
“真公,反贪法和经界法一样,势在必行,都是我大宋王朝复兴的良方。朕打算挑选一些廉洁自律的干吏,作为反贪司的骨干。真公有举荐的人选吗?”
赵竑语气温和,面色平静。
真德秀或许……认知欠缺,但他是理学大师,人品应该没有问题,推荐的人选也应该没有问题。
“陛下,臣……一时还没有考虑,容臣回去斟酌一下。”
真德秀支支吾吾,还是没有表态。
“真公,朕打算在江南东路推行新政,反贪法和经界法都是新法之一。这样,你回去斟酌一下,推荐贤能,看谁能担此重任。”
本来他还有很多事情想和真德秀商量,但他及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