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建武二年,公元 1131年冬,十一月十六,初冬。
第二日一早,巳时初,赵竑与臣子们在兴元戎司衙门议事,正是蒙古大军南下应对事宜。
武休关距离兴元府城不过一百里,蒙古铁骑来去如风,兵临城下,已经是不可避免。
“陛下无忧,城中粮草足以支撑三月之用!”
“陛下,城中百姓安置妥当,无一人风餐露宿,百姓并无惊扰。陛下不必担忧!”
利州西路安抚使陈隆之、转运使赵彦呐纷纷奏道。
“好!众卿费心了!”
赵竑对着一众文官,赞赏地一句。
粮草充足,民心安稳,将士才能心无旁骛守城。
“陛下,城头战棚、火炮弹药、擂石滚木、箭矢金汁等都已安置调配完毕。陛下无忧!”
“陛下,城中厢军民壮已经开始集结操练,随时可以上城增援。”
兴元府统制官赵溍,以及孟珙,纷纷奏报。
赵竑轻轻点了点头。
要是厢军民壮都要上城驻守,那战况可就是进入白热化了。
“陛下,鞑靼势大,七万大军非同小可。要不要点狼烟,召集西路军前来增援?”
兵部尚书宣缯忧心忡忡,满面的愁苦。
“宣卿,稍安勿躁。城中有一万战兵,朕还有三千禁军锐士,更不用说一万厢军民壮。两万多大军,总能抵挡一两个月吧。”
赵竑哈哈一笑。
尽管蒙军也有火器,但他并不在意。
宋军火器,无论是冶铁,还是火药配方,反映的是科技的结晶和进步。而使用药包、铳尺炮架的先进,以及炮手掷弹兵们重复不断的训练,则是军队职业化的结果。
他不相信,蒙军的火器,能比宋军的更强。
“陛下,鞑靼大军一到,汉中之地,可是要断壁残垣,田园荒芜了!”
陈隆之忍不住,摇头一句感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