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章 机器(第2节)

树的发源地是美洲,遍布亚马逊流域,看来要想办法弄些种子回来,在大宋种植。

有了橡胶,后世的那种黄包车,也许就可以面世了。而简易的汽车,似乎也不是梦想。

众臣满头大汗,都是觉得酷热难耐,想要早点出去。但皇帝不动,他们只好坚挺。

“四轮马车,还有钟摆,销量好吗?”

赵竑把弹簧递给旁边胸口湿了一大片的真德秀,继续向前。

上千工匠,两千多工人,这应该是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大的机器研发中心了。

“回陛下,四轮马车和钟摆,富贵之家,几乎人人都有,价格当然也不菲。和肥皂香皂玻璃等一样,四轮马车和钟摆也是远销海外,供不应求。一些货物,被大食商人卖到了欧洲,听说价值连城!”

一旁的执政大臣邹应龙插话进来,摇头感慨。

大宋产品走向世界,大多数产品技术领先世界,难以模仿,更不用说超越。这算是的的确确扬威于海外了。而大宋百姓从中受益,也是真真切切。

“去一下蒸汽机车间!”

赵竑终于开口,群臣迫不及待,一个个龙精虎猛,精神百倍,比赵竑的腿脚还利索。

再待下去,恐怕就要融化了。

“吱吱!”

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传来,甚至改过了蒸汽机的轰鸣声,赵竑定睛看去,铸铁车床上钻头不断转动,在固定不动的铁板内不断前进,钻上一段,工匠摇动手柄,钻头就会退出,等清除了钢铁碎屑后,再继续钻,钻头不时调整高地左右,一个个小孔大小一致,不一会,一张钢板就钻孔完毕,跟着运走。工匠们换取钻头以后,开始钻下一张。

“陛下,这是蒸汽机上的钢板,钻孔以后加热,再进行铆接。”

“钻头好造吗?更换频繁吗?”

赵竑下意识问了起来。

蒸汽机大量面世,一孔一板,却才是蒸汽机的关键。

“陛下,这几年工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