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上书,请天皇……啊不,请倭王务必划出唐军的给养。
杜如晦脸色微妙:“他们竟不担心若有不预……”
裴世清摇了摇头:
“只要来长安见我唐之文治武功,何人会认为我唐对孤悬海外的穷乡僻壤有所图谋?”
“且……彼辈亦心怀鬼胎也。”
“哦?”杜如晦表示很有兴趣。
裴世清沉吟了一下,随即就将从御田锹处探听到的倭国境内情况娓娓道来。
简单来说便是三年前推古天皇未定太子而驾崩,倭国内发生了继嗣之争,豪族苏我氏趁势而起,矫诏处死了敌对家族的家主,并迫其子嗣自刎断绝血脉,随后扶持了田村皇子继位,成为如今的天皇。
崛起的苏我氏招摇过市,宅院陵寝皆制比天皇,并私征徭役修筑宫殿。
杜如晦一时间感觉这剧情也太熟悉了:“挟倭王以令豪强?”
“这还仅是内患。”裴世清摇摇头:
“新罗百济与倭国有百年之怨,争战不休,这御田锹出使我唐,暗中承倭王之命,欲联新罗百济除精兵,谋除苏我氏。”
杜如晦再次摇摇头:“三国鼎立?”
到这里他哪能不明白,他们几人谋划至此,便是生怕倭国生逆反之心,故而前后打点谋划小心翼翼。
结果没想到那倭王不甘心受豪族钳制,亦想借力除掉那读作曹氏的苏我氏,双方实际上称得上一拍即合。
那些表面上给予的好处都称得上是白赚了。
而且杜如晦已经想象得到,当唐军和新罗百济放在一起的时候这倭王会选谁。
相较于有百年恩怨的新罗百济来说,唐朝乃是隔海之邻且看起来心思都在西域上,怎么看都是借力打力的最佳选择。
事不宜迟,这些前因后果也很快经过杜如晦整理呈到了李世民的桌上。
对于倭国使团的诉求李世民觉得很合理,甚至大笔一挥便做了决定,使团诸人皆可荐优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