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5章 豆粕(第3节)

罪都有所提及,但此时赵匡胤也只能暂时让自己相信这个说法了。

至于这豆腐……

赵匡胤抬手指了指,随口吩咐一内侍道:

“将其制法抄送于御膳房,可从民间寻一二磨豆腐之熟手加以改进,以添元旦之菜品。”

虽没吃过,但想来既然这《梦梁录》能对豆腐有所描述,那民间应当不缺做法才是,令其看相关记载改制便是,应当不难吧?

【换个角度看,明朝能将豆腐的科技树完善除了时间因素之外,更重要的也是因为从春秋战国开始研究的农耕技术在带明时达到了一个初步的完善。

在大豆种植上,秦汉认识到了施肥的重要性。

两晋南北朝时,铁齿耙发明使百姓更易于平整土地,作物混种的技术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

唐宋两朝,南方的水旱轮作和北方的犁深耙细各有特点,切切实实提升了田地亩产量。

元朝时更进一步,先人们首次认识到了保墒的重要性,开始学会利用平整土地的手段,使土壤上层密实以锁住下层水分和养分。

另外就是虽然古人看不到也不知道大豆根瘤菌的作用,但同样也发现了大豆的种植能很好的保证土壤中养分的存续。

增加土地肥力,改善农作物轮作制度,这些东西并不需要显微镜也能看的清清楚楚,再加上大豆种植技术的改进,终明一朝,大豆的种植面积是一直都在扩大的。

从明中期开始,大豆的种植面积就超过了两千万亩,年产逾三百万吨,达到了历史高峰期。

大豆亩产量飞速提升,以大豆为原料的豆腐制作技术也被改进,这种食物也正式走进了千家万户,王侯黔首皆食。

而制作豆腐的残余物豆粕,则引领着明朝再次攀上了一个传统封建帝国新高峰。

就像宋继承了唐的造纸技术并发扬光大一样,唐宋的百姓就已经发现可以利用大豆榨油,而且无论是榨油还是制豆腐过程中残留下来的豆粕豆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