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88章 城市改革(第2节)

的格局方面来说,有着两个发展阶段。前一阶段,是“里坊制”时期,到现在的“厢坊制”。按道理来说,厢坊制已经算是比较先进的了。厢坊制这种制度下,居民区和工商业区,不会再有区别。凡是向街的地方都可以开设商店。

但不管城市格局如何进步,在封建皇朝的影响下,还是有所缺陷的。

封建社会时期的城市居住群体,大致可以分为皇族、权贵、官吏、工商,一般城市居民,以及侨民等几种。所以尽管龙炎是厢坊制,但实际上,那种僵化严厉的社会生活分割状态,还是存在并且很是突出的。

这种奇葩的城市布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龙炎社会的发展。

这样划区域居住的方式,在感官视觉,以及文化商业交流上,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在刘铮看来,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偌大的机器。

拉动内需,经济发展,商业交流,应该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存在。

那么,就应该让每座城市,变得更加活跃起来,开放起来。

至少,在刘铮的设想中,不管什么皇族,权贵,在居住方面,都不应该出现太多的特权。因为你不得不承认,这些人,是一个城市的消费主力军。说白了,刘铮现在想要每个城市,都出现街市,真正意义上的街市。要让每个居民区,都和商业区交叉存在,逐渐连成一片。大街小巷的交通网也开始形成。

这才是真正的厢坊制。

在华夏文明中,最典型的厢坊制代表作,便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的便是当时厢坊制的巅峰,所有人都并非在一个封闭的市场里,并且出现了各个阶级,不同职业,各种居民融合在一起的繁华景象。

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同样也有体现。

但。

刘铮想要的,不仅仅是厢坊制。

他想要的,是更先进的,社区制!

没错。

先不拿幽州举例。

就如今凉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