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同样需要具备和释迦摩尼一样的境界才行。
至于龙门暗派的那件玄珠扳指,之所以没有遗留刚才那样的幻象,陈觉推测应该是取材的部位不同。
一个是来自人体的脊椎骨,一个则是来自头盖骨。
部位不同,功能上或许就有一定的出入。
除此之外,释迦摩尼这件佛顶骨内遗留的那些画面信息,按照陈觉的理解推测,应该是对方想将自己发现的“一花一世界”的真实理解传授给后来人。
从自然生命演变,再到社会的变迁,人类先贤从宏观的人体修行,意外踏入了细胞的微观之中。
而发现这一点的,居然不是胡克发明的显微镜,而是来自一滴花瓣上的小小露珠!
这样的机缘巧合,也让陈觉意识到几千年前的人类,或许并没有现代人想象地那么不堪。
甚至于在当时,不少类似释迦摩尼的先贤,已经打开了宏观、微观的想象。
“佛祖拈花见到了一花一世界。”
“老子于函谷关悟道撰写道德经留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句,十有八九也是通过某种手段发现了细胞的微观世界。”陈觉喃喃自语。
在经历了佛顶骨舍利的刺激后,他感觉自己也仿佛进入了某种贤者状态一般。
当然了,陈觉的猜测也并非是凭空想象。
因为观察微观细胞之类的放大镜工具,早在公元前700年就已经被亚述人用水晶制作了出来。
而古代的释道儒三教,在当时都是拥有强大的敛财能力。
靠收集水晶打磨放大镜之类的工具,对于这些一教之首而言压根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此一来,就能解释佛经、道经中频繁提及的“人体微观世界”的只言片语。
“原来,重阳、长春祖师他们并没有点错科技树!”
“只是局限于当时的文字表述,和技术手段,只能将所有的人体微观发现,凝聚在了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