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两厨的厨长、食手们正瞪大眼睛等着看好戏,没想到杨沅会来这么一手,大家先是一愣,旋即就哄堂大笑起来。
张宓被杨沅一巴掌拍蒙了,他错愕地张大眼睛,结结巴巴地道:“杨沅,你……你要干什么?”
杨沅笑道:“大家本就是同僚,你我更是不打不相识,如今不过就是同僚之间开个玩笑而已,你说我还能干什么?”
杨沅举起巴掌,笑道:“别说,张监官这尊臀抽起来手感忒好,比你的脸抽起来还要好。”
张宓好歹也是个同进士的出身,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被杨沅如此粗俗的举动,弄得面红耳赤。
大宋考进士,一旦过了礼部试,其实就已经是进士了。殿试只是对这些进士再排个一二三榜。
一甲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这头三名,称为进士及第。
二甲就是人数不等的第二梯队了,称为进士出身。
三甲就是那些在殿试中成绩垫底的,称为同进士出身。
其实最初的时候,殿试是有淘汰制度的,淘汰掉的人也就不再算是进士。
不过,一旦过了礼部试,距离进士及第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时被殿试淘汰,而且淘汰的比例并不高,那就显得太丢人了,遭受的打击也太大了。
宋仁宗年间有个张元,多次科举,都是在殿试这一关被淘汰,一怒之下他转投了西夏,成为西夏重臣。
在他的运筹之下,让大宋遭受了沉重打击。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比许多没有被淘汰的进士更具才华。
大宋朝廷因此反省了一番,认为殿试淘汰制太不人性化。
而且只是君臣奏对,看看谈吐,看看临场发挥,就此决定一个人是否淘汰,看起来也不准确。
从此大宋就取消了殿试淘汰制度。张宓这个“同进士出身”就是这一制度改革的受益者了。
杨沅笑道:“张监官你不是喜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